(招生代碼:1243)
航空與機械工程學院/飛行學院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理)
本專業是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和江蘇省特色專業,主要培養滿足社會發展需要、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創新意識和先進制造核心能力、在機械行業從事機電産品設計制造、技術運用與改造、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學生主要學習機械制圖、工程力學、工程材料、電工技術、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工程控制基礎、液壓與氣壓傳動、機械工程測試技術、機床數控技術、機械制造裝備設計、機械制造工藝學、特種加工等課程。學生畢業後主要在裝備制造、車輛、工程機械、能源等行業從事産品設計、制造、維護、管理、銷售等工作。本專業前景廣闊、就業形勢好,連續多屆畢業生就業率均為10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
本專業是常州工學院特色專業、江蘇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類(機械)專業,主要培養人格健全、基礎紮實、知識面廣、工程實踐能力強、具有一定創新精神的高級應用型本科人才。學生主要學習機械制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電子基礎、材料科學基礎、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材料成型加工原理、模具CAD及數控技術、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塑料成型模具設計及模具制造工藝等課程。畢業生主要面向模具行業或材料成型領域從事産品設計、成型分析、模具數字化設計與制造、設備控制與企業運行管理等崗位。本專業目前就業形勢良好,前景廣闊,連續多屆畢業生就業率均為100%。
機械電子工程(理)
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和機械電子工程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能在機械電子工程領域從事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機電産品開發、工業自動化控制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專業特色體現在以工業機器人為載體,結合機械、電子、控制、信息、計算機、人工智能、管理等多學科理論知識,實現工業機器人集成化、自動化、一體化控制為目标,并融入大量的實踐教學,使學生掌握機電一體化控制領域的關鍵技術。學生主要學習機械制圖、工程力學、電工基礎、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基礎、電子技術、機械工程控制基礎、液壓與氣壓傳動、傳感器技術與應用、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機電傳動控制、機器人技術基礎、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工業現場總線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及應用等課程。該專業畢業生社會需求量很大,就業前景廣闊,專業創辦以來每年畢業生就業率均為100%,畢業生和企業滿意度100%。
飛行器制造工程 (理)
本專業主要培養适應我國民航和航空制造業發展需求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和工程素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精神,具有高度的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掌握一定的飛機設備維修技術、民航通用工具和專用工具使用技術,具有一定的故障分析和故障排除能力,能夠在航空公司、機場和飛機制造、維修企業等相關單位從事民用航空器的監測、診斷、維修和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學生主要學習機械制圖、工程力學、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空氣動力學與工程熱力學、複合材料加工與檢測、飛行計劃與裝載配平、航空發動機構造、飛機電氣系統與控制、飛機結構與維修、現代航空維修工程與維修人為因素、飛機系統原理、飛行器零件加工與成型工藝等課程。學生畢業後,可到民航系統從事民用航空器的使用、監測、維護、維修與管理工作,也可到相關院校和研究所從事教學或科研工作。
飛行技術(理)
本專業以就業民航為導向,創新實踐“雙校園”、“雙證融通(學曆學位證、崗位資格證)”、“工學交替”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國内為數不多具有全過程自主培養飛行學員的院校之一。與國内外知名的航空公司采用校企合作與國内外合作辦學的培養模式,按照國際标準培養具有國内外競争力的飛行技術人員。學生主要學習飛行原理、飛機系統、航空動力裝置、空中領航、專業英語、陸空通話、航空氣象、飛行中人的因素、航空法規、航空醫學、飛行性能與計劃、私用駕駛員執照理論、儀表等級理論、商用駕駛員執照理論、高性能飛機/機組配合訓練理論等課程。
交通運輸(理)
本專業培養适應我國民航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掌握機場規劃與設計、機場運行控制、飛行區技術标準與管理、機場安全、機場信息系統、機場經營管理與航空服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具有機場規劃、運行控制與經營管理、場道養護和生産指揮與調度的實際操作能力,能夠從事機場生産現場運行指揮與管理、場道維護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學生主要學習管理信息系統、運籌學、機場運行、民航概論、交通運輸工程、機場規劃與設計、機場管制、機場安全、航空運輸管理、民用航空法、機場經營與管理、安全檢測與防控、航空公司運行管理、民用航空安全與管理等課程。學生畢業後可在航空公司、民用機場、民航管理部門、民航科研院所、民航企事業單位、以及其他交通部門,從事運輸生産管理、市場營銷,營運以及電子商務設計與信息管理等技術工作。
汽車工程學院
車輛工程(理)
本專業是常州工學院為适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而新建的極具發展潛力的專業,主要培養具備車輛工程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在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從事車輛設計、制造、實驗、檢測、管理、科研及教學等工作的車輛工程領域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基礎、電工電子技術、車輛構造與原理、車輛設計與理論、車輛試驗測試技術和車輛電子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接受車輛工程師基本訓練,具備從事車輛設計、制造、實驗、檢測及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學生畢業後主要面向汽車制造業就業,從事汽車整車設計與制造、汽車零部件設計與制造及其管理工作,也可在汽車服務業從事技術與管理工作。該專業前景廣闊、就業形勢好。
汽車服務工程(理)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紮實的汽車服務理論基礎,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和經營管理知識,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具備“懂技術、會經營、善服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能夠在汽車技術服務、汽車營銷服務、汽車金融保險服務、汽車相關産品規劃等領域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汽車構造、汽車理論、汽車檢測與故障診斷技術、汽車電器與電子設備、汽車電控技術、汽車服務工程、汽車市場營銷、汽車保險與理賠、機動車鑒定評估等課程。學生畢業後主要面向汽車服務企業就業,從事汽車性能檢測、故障診斷、現場維修以及汽車營銷、汽車整車與配件的售後服務管理、汽車保險與金融服務、二手車市場汽車鑒定與評估服務等工作,同時也可在汽車生産企業從事技術、營銷及售後服務等工作。本專業前景廣闊、就業形勢好,連續多屆畢業生就業率均為100%。
電氣信息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理)
本專業是江蘇省特色專業、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專業(類)-電氣專業類;本專業所在學科是江蘇省電氣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15年遴選為江蘇省品牌專業建設專業;本專業建有江蘇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江蘇省高校特種電機研究與應用重點建設實驗室1個,教學科研平台數量在省内同類高校專業中位居前列。本專業以服務區域“微特電機制造及控制”和“電力裝備設計及制造”兩大優勢産業為導向,培養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良好的人文素養,擁有紮實的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工程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良好的終身學習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在微特電機和電力裝備等電氣工程領域從事産品開發、工程設計、系統運行維護、技術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也能利用所學知識延伸至其它行業,成為跨專業、跨學科的優秀人才。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電路分析、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信号與系統、電力電子技術、電機原理與拖動、電氣控制與PLC、自動控制原理、電力工程、供電技術。畢業生就業範圍廣,不受行業限制,曆年來供不應求,可在石油化工、冶金、電力、電子、通訊、國防、機械等行業工作,也可在高科技開發公司、科研院(所)、科研單位等研發單位工作。
電子信息工程(理)
本專業培養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良好的人文素養,擁有紮實的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工程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良好的終身學習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在中小型電子信息相關企業從事電路單元、信息系統模塊的設計、應用開發、系統集成、運行維護、技術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是江蘇省特色專業,2012年獲批江蘇省重點專業類“電氣類”重點專業,同年入選江蘇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軟件類)”試點專業,2013年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專業建有江蘇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常州市智能傳感與無人機研究與應用重點實驗室1個。主要課程有電路分析、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高頻電路、信号與系統、數字信号處理、通信原理、信息論與編碼、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FPGA設計、嵌入式系統(ARM)、圖像信息處理。本專業畢業生就業範圍廣,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深受企業歡迎,可在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外資企業、通訊、電子、交通、金融等多個部門和行業工作,特别适合在電子信息技術相關領域從事研究、設計、開發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自動化(理)
本專業主要培養适應科技發展需要和長三角地區中小企業特點,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養與品德修養、紮實的數學和自然科學基礎、良好的自動化工程基礎和專業技能,富于創新精神、工程實踐能力強,具有較強的交流與團隊合作能力,能夠在工業自動化相關領域,特别是能在伺服電機控制、過程控制及智能制造等産業從事系統分析、設計開發、生産制造、技術服務、技術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是江蘇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軟件類)”試點專業,主要課程有電路分析、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電機原理與拖動、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控制技術、運動控制技術、過程控制技術、智能儀表、自動控制系統、現代控制理論。學生畢業後,可從事現代化工業自動化系統,自動化檢測設計與儀表,計算機控制裝置與系統的設計、調試、運行、研究與開發、管理等工作。近三年,年均就業率達到100%。
光電工程學院
測控技術與儀器(理)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科學、工程、人文素養,較好地掌握自然科學、測控技術、儀器儀表以及質量管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測控系統與智能儀器、現代質量管理體系等的設計、實現和應用能力,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夠在儀器儀表行業及相關領域從事技術開發、工程應用、生産制造、運行維護、質量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是江蘇省重點專業和學校特色專業,建有江蘇省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示範中心、常州市重點實驗室、常州市國際聯合實驗室(與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共建)等多個教學科研平台。主要課程有精密儀器儀表機構設計、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傳感器原理與應用、計算機控制技術、嵌入式系統設計與應用、測控電路、智能儀器原理及應用、虛拟儀器技術、光電測試技術、可靠性工程、質量控制技術、現代質量管理。本專業畢業生能夠在儀器儀表行業相關領域從事技術開發、工程應用、生産制造、運行維護、質量管理等工作。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理)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科學、工程、人文素養,較好地掌握自然科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光電檢測與智能控制系統的設計、實現和應用能力以及LED封裝和半導體照明器件的開發應用能力,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夠在光電信息産業及相關領域從事技術開發、工程應用、生産制造、運行維護等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建有江蘇省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示範中心、江蘇省光電顯示協同創新分中心、常州市重點實驗室、常州市國際聯合實驗室(與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共建)等多個教學科研平台。主要課程有應用光學、物理光學、激光原理與技術、傳感器原理與應用、單片機原理及系統設計、光電子技術、數字圖像處理、光學設計及軟件應用、光電檢測技術、光電顯示技術、光纖通信技術。本專業畢業生能夠在光電信息産業及相關領域從事技術開發、工程應用、生産制造、運行維護等工作。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理)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科學、工程、人文素養,較好地掌握自然科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新能源材料性能測試分析能力以及新能源裝備與系統、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等的設計、實現和應用能力,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夠在新能源行業及相關領域從事技術開發、工程應用、生産制造、運行維護等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建有江蘇省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示範中心、常州市重點實驗室、常州市國際聯合實驗室(與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共建)等多個教學科研平台。主要課程有工程熱力學、材料科學基礎、薄膜材料與器件傳熱學、材料與器件測試技術、光伏電池原理與工藝、光伏發電技術、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生物質能原理與技術、風能與風力發電技術。本專業畢業生能夠在新能源行業特别是太陽能光伏産業相關領域從事技術開發、工程應用、生産制造、運行維護等工作。
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嵌入式培養)(理)
本專業是國家級、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軟件類)試點專業,以工程技術實踐為主線,以社會和行業需求為導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系統地掌握本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并具備良好外語運用能力,面向企事業單位的計算機應用系統開發與管理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通過校企緊密合作,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提升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實現校内學習與企業就業的無縫對接。在校内完成專業基礎和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習,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包括軟件設計原理、程序設計語言、計算機算法與數據結構、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嵌入式系統開發與應用、移動開發、網絡技術等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在每一學期末進入企業開展實踐環節訓練,在真實的企業場景下進行不同規模的計算機應用項目開發,提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工科畢業生理論水平、工具使用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分析設計能力、工程推理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開發及溝通協作的能力、抗壓能力、創新實踐能力,實現高校教育與IT企業人才需求緊密對接,提升了高校人才培養及就業質量。本專業畢業生就業範圍寬,社會需求量大,就業形勢良好。學生畢業後能直接進入大型IT行業、企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部門等,從事人工智能領域技術開發、系統運維管理、嵌入式系統産品的開發與設計、運營等相關工作。
軟件工程(嵌入式培養)(理)
本專業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江蘇省卓越工程師(軟件類)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江蘇省重點專業,江蘇省服務外包人才培養試點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基礎知識等)、良好的職業道德、紮實的軟件理論和軟件工程專業基礎知識,并且具有良好的軟件設計與開發能力、良好的工程組織與協調能力,具備英語和應用日語的溝通能力和技巧,具備日本IT企業項目開發、實施和管理的能力,面向日資企業及其它企事業單位,具有實戰能力的應用型高級軟件人才。本專業重視學生軟件項目開發以及外語實用能力的培養,采用日語雙語教學,開展與國内外著名軟件公司、日資企業及高校間的交流與協作。學生畢業後,将具備較強的IT企業項目開發、實施和管理的能力,其基本能力達到程序員、高級程序員、軟件工程師、以及項目質量管理人員的水平,成為面向外資企業及其它企事業單位,具有實戰能力的國際型、應用型高級軟件人才。
通信工程(嵌入式培養)(理)
本專業以通信與信息系統、數據與信息處理技術為主要方向,面向國家發展戰略中的5G、三網融合、人工智能等現代化通信設備與信息處理技術需求,要求學生在具有紮實的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和一定的社會科學基本理論知識,具備較強的外語運用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基礎上,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電子線路、通信原理、接口與協議、移動通信、光纖通信等專業技術基礎理論。本專業旨在為社會培養能夠從事通信網絡、信息處理以及各類電子與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制造、運營,并能從事電子信息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的應用、開發等工作的應用型卓越工程師或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近三年畢業生社會需求量大,就業形勢良好,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達到100%。
物聯網工程(理)
本專業以現代通信技術及信息處理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應用技術為重要手段,研究各種網絡信息處理技術,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和設計各種物聯網應用網絡系統和感知服務。物聯網工程專業培養具有較好的數學和物理基礎,掌握物聯網的相關理論和應用設計方法,具備較強的網絡、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綜合運用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強專業适應能力和廣泛的工作适應性,能勝任通信、傳感器網絡及電子信息處理技術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管理等多方面工作,能在物聯網信息産業領域從事研究、設計、開發、系統集成及管理,并具有較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修養、較強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後,可在科研院所、相關行業或部門從事智能交通、醫療、家居、物流、電力電氣信息等行業的系統集成、應用開發、産品設計等工作。本專業是一個新的技術領域,涉及計算機科學技術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等多個學科領域,就業面寬,發展前景好。
物聯網工程(嵌入式培養)(理)
本專業以現代通信技術及信息處理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應用技術為重要手段,研究各種網絡信息處理技術,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和設計各種物聯網應用網絡系統和感知服務。物聯網工程(嵌入式培養)意在通過校企合作辦學,縮短高校的共性化培養和企業的個性化需求之間的距離,實現高校教育與IT企業人才需求進行緊密對接,提升高校人才培養及就業質量。通過課堂教學與項目教學相結合,提高本專業畢業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實踐能力。物聯網工程專業培養具有較好的數學和物理基礎,掌握物聯網的相關理論和應用設計方法,具備較強的網絡、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綜合運用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強專業适應能力和廣泛的工作适應性,能勝任通信、傳感器網絡及電子信息處理技術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管理等多方面工作,能在物聯網信息産業領域從事研究、設計、開發、系統集成及管理,并具有較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修養、較強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後,可在科研院所、相關行業或部門從事智能交通、醫療、家居、物流、電力電氣信息等行業的系統集成、應用開發、産品設計等工作。本專業是一個新的技術領域,涉及計算機科學技術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等多個學科領域,就業面寬,發展前景好。
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理)
本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江蘇省特色專業、江蘇省重點專業、江蘇省品牌專業。與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學分互認。本專業擁有國家級和省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建築工程結構設計、項目管理等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接受結構工程師和建造師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建築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學生畢業後能在開發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等單位從事建築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及研究工作。初次就業率為98.5%,考研(出國留學)上線率近22%。
工程管理(理)
本專業依托國家特色專業、江蘇省特色專業、江蘇省重點專業、江蘇省品牌專業——土木工程專業設立。該專業擁有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基地。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土木工程技術、管理、經濟和工程法律基本知識,接受建造師、造價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工程項目造價咨詢、項目評價和項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學生畢業後能在開發單位、工程項目管理單位、工程咨詢單位等單位從事工程項目管理、工程咨詢、工程造價、工程審計等工作。初次就業率為98.5%,考研(出國留學)上線率近26%。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理)
本專業依托國家特色專業、江蘇省特色專業、江蘇省重點專業及江蘇省品牌專業——土木工程專業設立。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地下工程勘測、設計、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識,接受土木工程師(岩土)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地下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學生畢業後能在地鐵、隧道等地下工程開發單位、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從事地下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及研究工作。
建築學(理)
本專業是江蘇省重點專業,擁有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基地,标準學制五年。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建築設計、建築理論、建築科學技術等專業知識,接受建築師的基本訓練,具備建築設計、城市設計、風景園林設計能力。學生畢業後能在設計單位、開發單位等單位從事建築設計與城市設計、城市規劃與風景園林設計、房地産策劃與咨詢等工作。初次就業率為100%,考研(出國留學)上線率超過32%。
伟德官网下载客户端
數學與應用數學(理)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道德、科學與文化素養,掌握數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相關金融理論和金融管理知識,具有運用數學知識和使用金融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數據處理與計算機編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後主要在經濟、金融等單位或部門從事定量分析與決策工作;或在學校從事數學和經濟等理論教學,以及繼續攻讀應用數學、金融、經濟管理等專業研究生。寬口徑的就業方向是本專業一大亮點,近年來就業率均保持在100%。
應用統計學(理)
本專業以統計學方法為理論基礎,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團隊合作精神,具有紮實的數學基礎和一定的經濟學領域專門知識,具備系統的統計學知識技能,了解統計學發展曆程和前沿趨勢,能夠利用計算機軟件熟練完成數據搜集、分析和處理工作,懂得經濟學理論,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和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夠在企業、事業單位從事統計調查、統計數量分析、統計信息管理與開發應用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化工與材料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理)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系統掌握化學化工領域的基礎理論、操作技能和研究方法,具備化學工程與工藝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分析、質檢專業技能的應用性專門人才。通過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工程制圖與Auto CAD、金工實習、專業實驗、技能培訓等課程的學習,掌握與本專業相關的自然科學以及工程與技術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能夠在化學化工、能源、材料、輕工、冶金、醫藥、食品、環保、衛生檢疫等領域内從事相關工作及繼續攻讀化學、化工、能源、制藥和材料等相關專業研究生。
經濟與管伟德官网下载客户端
國際經濟與貿易(文理)
本專業培養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良好思想品質和道德修養,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理論、知識與技能,能夠熟練使用英語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具有國際化視野、跨文化溝通能力和創新創業精神的應用型人才。通過對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金融學、基礎會計、計量經濟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務談判,外貿英語函電、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跨境電子商務、證券投資、國際商務實踐模拟等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綜合運用經濟學及國際貿易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掌握與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相關的實務操作知識與技能。學生畢業後既可以在外貿公司、外資企業、銀行與證券公司等單位從事貿易金融類的專業工作,也可以在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等專業繼續深造。近年來本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均為100%。
工商管理(文理)
本專業培養符合現代市場經濟需要,具備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和誠信品質,具有國際化視野、創新創業精神,具備較強的外語、計算機、管理決策與執行等綜合能力,基礎紮實、知識面較寬、适應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力和執行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通過對管理學、經濟學、統計學、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運營管理、戰略管理、公司治理、創業管理、績效管理、項目管理等核心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現代管理理論與科學方法,具有運用專業知識獨立從事專業領域的管理決策和執行工作的能力。學生畢業後,既可以能夠在工商企業、事業單位、政府行政部門等從事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運營管理、創新創業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繼續在工商管理、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管理)等繼續深造。工商管理專業是原國家教委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是學校的品牌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畢業生獲得社會和企業界的廣泛好評,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均為100%。
财務管理(文理)
本專業培養具有财務管理方面的系統知識,能夠很好地适應區域經濟發展,熟練掌握财務與會計分析方法和手段,具備較強的外語、計算機和管理等能力,基礎紮實、知識面較寬、适應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管理人才。通過對基礎會計、統計學、經濟法、中級财務會計、中級财務管理、國際金融、高級财務管理、高級财務會計、财務分析、會計理論、資産評估、管理會計、審計學等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财務分析、會計處理能力,并掌握國際、國内财務管理實務運作和管理技能。學生畢業後能在工商企業及政府等非盈利組織從事會計、财務管理、審計與資産管理等實務工作,以及能在經濟與管理類專業繼續深造。本專業近年來發展迅速,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8%以上。
物流管理(理)
本專業培養具有物流管理方面的系統知識,能夠很好地适應區域經濟發展,熟練掌握現代物流管理科學分析方法和手段,具備較強的外語、計算機和管理等能力,基礎紮實、知識面較寬、适應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通過對管理學、經濟學、統計學、物流管理、财務管理、運營管理、運籌學、管理信息系統、供應鍊管理、國際物流學、運輸與配送等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區域物流規劃、企業物流方案設計及組織管理能力。并掌握國内、國際物流實務運作和管理技能。學生畢業後既可以在政府經貿管理部門、工商企業、各類物流企業等從事物流系統規劃、設計組織與管理、供應鍊優化與管理、集成物流經營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物流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等專業繼續深造。本專業作為工程技術和管理科學的交叉學科,近年來發展迅速,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均為100%。
電子商務(理)
本專業培養具有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國際視野和創新意識,掌握管理、經濟、計算機、電子商務等方面知識和技能的高技能人才。通過電子商務概論、市場營銷學、運籌學、管理信息系統、網絡營銷、網頁設計與網站維護、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庫管理與應用、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客戶關系管理、電子商務戰略管理、電子商務運營管理、經濟法與電子商務法等課程的開設,學生能夠掌握在企事業單位從事電子商務網站網頁設計、網站建設維護、在線業務運營、網絡營銷策劃、電商項目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具體工作的能力。近年來,畢業生專業基礎紮實,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表現優異、創新創業能力提升明顯,得到了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
外國語學院
商務英語(文)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人文素質和熟練英語語言技能,掌握紮實的英語語言文學和國際商務基礎理論知識,了解國際商務法規,适應我國對外交流、國家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夠在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國際商務、外經、外貿、外事、翻譯、管理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英語知識、綜合商務英語、商務英語寫作、商務英語視聽說、商務英語閱讀、英語文學選讀、商務翻譯、實用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務談判、跨文化商務交際導論、國際營銷概論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及基礎知識,接受英語聽、說、讀、寫、譯的系統訓練,掌握商務文體翻譯策略和商務口筆譯翻譯技能。本專業的畢業生具有“基礎實、專業通、技能多、素質好、适應快”的特點。
英語(文)
本專業以語言技能訓練和翻譯基本功打造為宗旨,在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和認知結構、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和翻譯意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修養,具備較強的口筆譯翻譯技能和複合型知識結構。畢業生能夠在外經、外事、新聞、旅遊、文化、新聞出版、教育、科研、旅遊等部門從事口譯、筆譯、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翻譯系師資力量雄厚,建構專業性、實踐性和個性化相結合的課程體系。主要實踐性環節包括認識實習、翻譯實踐、畢業實習等。畢業生綜合素質高,受到用人單位廣泛好評。
日語(文)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熟練的日語語言技能,掌握紮實的日語語言文學和相關專業知識,适應我國對外交流、國家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夠在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外事、外經、外貿、翻譯、教育、管理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日語專業人才。日語專業始終以人才市場為導向,緊密結合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建設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需求,走“日語語言能力與專業技能”相結合的發展道路,通過基礎日語、高級日語、日語會話、口語實訓、聽力、翻譯、口譯、寫作、跨文化交際、商務日語及管理學、國際貿易實務等課程的學習,夯實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語言基本功,強化國際貿易、翻譯等能力的訓練,培養“語言與技能”雙強的日語專業人才。本專業培養的畢業生既可以從事外經、外貿、外事的“三外”工作,也可以從事翻譯、教育、管理等工作。近三年每年就業率均達到100%,就業競争力名列前茅。
人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文)
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富有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具有較強的中文表達能力和語言文學素養,能在新聞出版部門、教育科研部門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語言文字、新聞傳播、語文教學、文化管理等工作的寬口徑高級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通過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語言學概論、文學概論、基礎寫作、外國文學等課程的學習,經過創意寫作、文案策劃等方面的實訓,具備較強的口頭表達與書面寫作能力、創意策劃與組織實施能力、文化宣傳與辦公實踐能力。本專業已有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100%。
秘書學(文)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具有較高文化素養和系統專業知識技能,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研究水平的高級應用型文秘人才。通過現代漢語、古代文學、秘書寫作、秘書學概論、秘書實務、秘書檔案管理、辦公自動化、秘書心理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行政管理學、速記等課程的學習,經過檔案管理、秘書實務等專業技能實訓,學生具備較強的口頭表達、文書寫作、辦公室文案、管理、公關等能力。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文秘、管理、新聞、文化、宣傳、公關、教育等工作。本專業已有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100%。
廣播電視編導(廣編類)
本專業培養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度責任心與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較強的策劃、組織能力,能在廣播電視新聞機構、網絡新媒體公司、文化傳播公司、企事業單位從事音視頻節目的采寫、拍攝、策劃、編導等方面能力的複合型應用人才。主要開設廣播電視傳播概論、影視美學、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電視節目學概論、視聽語言、電視節目編導、電視編輯、專題片與紀錄片創作、微電影創作、廣播電視采訪與寫作、電視節目創意與策劃、電視攝像、電視專題片與紀錄片創作、非線性制作技術、現場報道、新媒體編輯等課程。重點加強廣播電視節目創作的創意策劃與制作訓練,培養具備獨立創作能力的廣播電視編導人才。本專業已有畢業生的就業率保持在100%。
師範學院
小學教育(文)
本專業培養适應當代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具有積極的品性素養、寬厚而紮實的知識素養、較強的教育實踐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與學習創新能力的小學教師。主要開設教育原理、小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現代教育技術、小學班隊管理、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兒童文學、外國文學、寫作、中國文化概論、美術基礎、音樂基礎與兒童戲劇等課程。學生畢業後既可從事小學語文、品德等學科的教師工作,也可從事教學科研、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本專業強調綜合培養與特長發展相結合,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實行雙導師制是本專業的基本特色。近年來,本專業學生在各類教師招考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畢業生就業率連續5年保持100%。
小學教育(理)
本專業培養适應當代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具有積極的品性素養、寬厚而紮實的知識素養、較強的教育實踐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與學習創新能力的小學教師。主要開設,教育原理、小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現代教育技術、小學班隊管理、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概率與統計、初等數論、SPSS統計軟件、人工智能、美術基礎、音樂基礎與兒童戲劇等課程。學生畢業後既可從事小學數學、科學等學科的教師工作,也可從事教學科研、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本專業強調綜合培養與特長發展相結合,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實行雙導師制是本專業的基本特色。近年來,本專業學生在各類教師招考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畢業生就業率連續5年保持100%。
音樂學(師範類)
本專業培養适應我國音樂文化教育發展和改革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強音樂藝術實踐、音樂教學基本技能及相關領域的研究能力,且專業基礎紮實的高素質複合型專業人才。主要開設聲樂、鋼琴、器樂(二胡、古筝、琵琶、單簧管、薩克斯、小提琴)、視唱練耳、基本樂理、舞蹈、舞蹈編創、和聲學、曲式與作品分析、鋼琴即興伴奏、合唱與指揮、音樂教學論、歌曲創作、中外音樂史與名作鑒賞、學校音樂教材教法、音樂文論寫作、中小學音樂教育與實踐等課程。學生畢業後具備音樂創作、表演、鑒賞和評論等相關領域的理論與實踐能力,熟練掌握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可在中小學校、文化館站、社會音樂團體及科研單位從事教學、管理和科學研究工作。本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連續5年保持100%。
學前教育(文)
本專業培養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質,具備良好的科學和人文素養,系統掌握學前教育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夠在學前教育機構和兒童社會服務機構從事保教和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主要開設學前兒童衛生學、學前兒童心理學、學前教育概論、幼兒園課程、幼兒遊戲、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聲樂、鋼琴、舞蹈、視唱練耳、簡筆畫、手工等課程。學生畢業後可從事幼兒教育、家庭與社區文化管理以及學前教育管理等工作。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設計教學活動的能力、合理安排幼兒一日生活的能力、與家長溝通的能力,同時具有較高的藝術素養和一定的教育科學研究能力;具有較強的班級組織、協調、管理能力;能熟練操作計算機,具有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本專業擁有數十所幼兒園教育實踐基地,實踐貫穿幼兒教師培養的全過程,實行“雙導師制”。近年來,本專業培養的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一緻好評。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率始終保持在100%。
藝術與設計學院
産品設計(美術類)
産品設計專業(原藝術類工業設計專業)是常州工學院品牌專業。專業旨在培養既具有較高審美能力、又具有較強創意能力;既懂得設計創新又熟悉生産實踐;既具備系統的藝術設計基礎理論又具有較強的設計實踐能力,能充分适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應用型專門設計人才。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設計基礎理論、設計快速表現、計算機輔助設計、産品形态設計、産品概念設計、産品改良設計、産品開發設計等課程。畢業生可到生産企業、設計機構從事産品設計與開發、設計管理與策劃及藝術設計相關工作。辦學以來,産品設計專業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教學内容、教學方法改革逐步推進,教學成果逐步凸現,師生在國内外各類設計競賽上屢獲佳績,畢業生受到社會的廣泛歡迎。
環境設計(美術類)
環境設計專業旨在培養掌握環境設計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國際化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生在校主要學習建築裝飾材料與施工、建築裝飾工程項目管理、計算機輔助設計、家具與陳設設計、公共設施設計、展示設計、室内設計、景觀設計等課程。學生畢業後能在家裝、工裝、景觀、建築等行業或領域從事室内設計、景觀設計、建築裝飾及園林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善于研究、具有豐富教學及設計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多名教師具有海外知名大學求學經曆。近年來,環境設計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建設方面努力探索,成效顯著,學生在國内各類設計競賽上屢獲佳績,畢業生受到社會的廣泛歡迎。
視覺傳達設計(美術類)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堅實的藝術基礎、能系統掌握現代藝術設計方法、具備設計實踐能力的視覺設計領域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構成、圖形創意、攝影、标志設計、廣告設計、展示設計、CI策劃、包裝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等課程。畢業生可在廣告公司、影視公司、文化藝術傳播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設計和管理方面的工作。近年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建設方面努力探索,取得初步成效,學生在國内各類設計競賽上屢獲佳績,畢業生受到社會的廣泛歡迎。
數字媒體藝術(美術類)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網頁設計、移動web制作、移動應用界面設計、交互設計與制作、數字合成與特效制作、影視剪輯制作、動态圖形設計制作能力,且具備基礎的數字媒體藝術相關策劃、創作與設計能力的應用型設計人才。專業整合了全校的美術、設計、音樂、文學、計算機、商業管理等學科的教學資源,形成了利用數字媒體技術等媒介手段為載體的跨學科、跨領域的較為完整的教學體系。專業根據社會行業需求明确了數字媒體藝術人才的核心競争力,即以影視特效、網絡内容創作知識為核心,兼顧數字媒體技術知識和相關産業知識,重點掌握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領域内的相關内容創作知識。畢業生主要在數字傳播媒體領域的專業設計機構、企業、傳播機構、院校、研究單位從事設計實踐、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近年來,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建設方面努力探索,取得初步成效,學生在國内各類設計競賽上屢獲佳績,畢業生受到社會的廣泛歡迎。
美術學(美術類)
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專業以“藝術素質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相統一”為培養目标;以“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重應用”為培養原則。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素描、色彩、創意美術、中國畫、油畫、文創設計、多媒材文創繪畫、展覽與策劃、版畫、插畫、美術史、藝術概論、雕塑與陶藝、傳統文化與創意、攝影、壁畫等課程。通過要求學生掌握造型藝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法的同時,培養學生美術創作、設計、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使畢業生可從事文化藝術及相關領域的美術創作、研究、教學、編輯、出版等方面的工作,具備适應社會發展需求的綜合素質。